買房不只是一個人生大事,對許多人而言更是一場長期投資。除了「住得安心」之外,能不能「養房、甚至靠房子賺錢」成了另一個重要命題。尤其房價不斷攀升,不少人開始思考:除了自住,把房子拿來出租,是否能創造穩定的現金流?
但問題來了:該挑什麼樣的產品?裝潢到底該怎麼投資?日租、短租是不是比較快回本?又有哪些看似小細節,卻可能讓投報率大打折扣?
一集《愛莉說好室》,主持人邱愛莉特別邀請到 全居資產執行長 Shawn,他多年來專注於代管服務,陪伴過無數房東走過出租與收租的每一個細節。Shawn 不只分享了房東最常見的疑問,也以實際案例說明,什麼樣的規劃才能讓房東少踩坑、多收穫。
哪些房子最適合收租?Shawn 分析,目前市場上最受房東青睞的物件,通常是小坪數或隔套產品。原因很單純:
●投資門檻相對低,進場資金不用太大。
●分散出租後,現金流相對穩定,不會因單一租客搬走而空置。
不過,像頂樓加蓋或違規隔套這類產品,雖然短期報酬率驚人,但也伴隨法規風險,一旦遭檢舉,收益很可能瞬間蒸發。相較之下,購買小套房或兩房產品,反而能夠兼顧安全與穩定。尤其是「兩房型」,租客需求大、租期長,長遠來看是更耐用的標的。
店面退燒,商辦崛起傳統上,許多人會選擇店面當作收租產品,但隨著消費模式改變,實體店面的投報率明顯下降。空置率高、轉手難度增加,讓店面投資風險加劇。
Shawn 指出,反倒是精華地段的商辦產品越來越有價值。除了租賃需求穩定、客群單純,商辦的土地持分大,也具備未來都更與改建的潛力,轉手更容易。對於想要兼顧保值與收益的投資人來說,商辦是近年值得留意的標的。
投報率實戰案例Shawn 分享過去協助房東的兩個案例:
●案例一:新北市公寓加頂加隔套 總價約 1600 萬,隔成六間套房,每月收租約 7.5 萬,投報率超過 5%。缺點是合法性問題,一旦被檢舉,風險極高。
●案例二:新北市透天隔套 總價約 1000 萬,隔成五間套房,每月租金收入超過 7 萬,投報率接近 7%。由於透天格局與法規相對合理,風險比頂加低許多。
他強調,數字再漂亮,投資人都要先問自己:「這個收益模型是否能長期存在?」畢竟投資的不只是租金,更是時間與風險控管。
裝潢錢怎麼花才划算?許多新手房東會陷入一個陷阱:把出租物件當成自家來設計,結果大手筆裝潢,但租金卻無法相應提高。Shawn 提醒:「裝潢要實用,不要談浪漫。」
最該投資的地方包括:
●浴室翻新:乾淨明亮的廁所是租客首要關注點。
●電力升級:老屋電力不足會影響租客生活,甚至造成安全疑慮。
●地板與油漆:小錢卻能讓房子煥然一新,出租速度更快。
相反地,過度的木作、昂貴的傢俱,對投報率的幫助有限,甚至還可能降低租客接受度。
日租、短租的高風險不少房東會問:「做日租是不是更快回本?」Shawn 的答案很直接:「現在幾乎不建議碰。」
原因在於:
●政府檢舉獎金制度,讓日租成為高風險區塊。
●消防、觀光、建管單位一旦進場檢查,問題層層浮現。
●鄰居壓力大,進出頻繁容易造成社區矛盾。
短租雖然在租金上看似較高,但長期而言風險與爭議遠大於收益,對大部分房東來說,長租才是最穩健的選擇。
新手房東必記的三大原則Shawn 最後總結,新手房東若要避免踩坑,有三個原則必須謹記:
1.合法性優先:別讓「便宜好賺」的違規產品,成為未來的隱憂。
2.錢花在刀口:裝潢專注在安全、耐用、好維護,而不是奢華外觀。
3.租金定價合理:不要高估行情,先求快租出,再慢慢優化。
結語:收租是一門「風險管理」的藝術買房收租,不只是算數學題,而是一場需要眼光、耐心與風險控管的長期經營。從挑選物件、規劃裝潢,到判斷租賃模式,每一步都直接決定了投資報酬率。
Shawn 強調,房地產投資最大的關鍵在於:「不只是追求高收益,而是避免掉入不可逆的風險。」對想要靠收租累積財富的房東來說,這份心態,才是長久穩健的最大保護傘。